6月18日晚间,国联股份(603613)发布公告,就上交所《关于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以下简称“监管工作函”)的第三至五题予以回复并补充披露。对于第一题(关于收入确认)和第二题(关于内部控制)仍需进一步核实相关情况,公司将在核实后进行回复并补充披露。

问题3 关于预付款项
据监管工作函,年报显示,公司本年度预付款项账面余额为76.93亿元,同比增长约70%,自上市以来每年持续增长;本年度计提预付账款坏账损失0.44亿元,同比增长约182%。
上交所请国联股份:(1)补充披露按预付对象归集的期末余额前十名的单位名称、本年度交易金额、采购内容、是否为新增供应商、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2)补充披露供应商的商品交付周期,截至目前的交付进展,是否存在逾期的情况,交付商品是否已实现销售;(3)结合公司的经营模式及本年度的交易规模,说明预付款项长期维持较大规模,以及本年度发生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4)结合供应商的信用资质、过往履约情况等,说明本年度坏账计提比例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否出现信用资质明显恶化的情况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5)补充披露公司预付款项的决策机制及审批流程,相关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对于预付款项资金安全是否存在充分的保障机制。请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
在回复中,国联股份披露了预付对象前十名单位名称、交易金额、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信息,称截至2025年6月18日,上述供应商预付的期末余额已经全部交付,不存在逾期的情况,所对应的交付商品均已实现销售。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预付款项账面余额为76.93亿元,较上年末45.37亿元增长69.55%,采购成本为855.84亿元,较上年786.23亿元同比增长8.85%,预付款项的增长是公司业务增长、货源保障、上下游合作经营理念以及轻重结合策略布局的综合结果,符合公司当前的发展阶段和经营需求。整体来看,2024年公司预付款周转率14次,周转天数26.07天,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处于平均水平,预付整体周转情况合理。
国联股份称,公司预付款项长期维持较大规模及本年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和合理性主要如下:
第一,公司预付账款长期维持较大规模的原因和合理性公司预付账款长期维持较大规模主要系自营业务模式所致,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确保及时履约,公司需要通过预付款项锁定和保障货源、稳定价格和供应链通路。按照公司主要自营商品的行业惯例,公司一般需要在采购时按合同金额的0-100%预付货款,具体比例由市场供需状况、供应商合作关系等因素决定。公司预付款规模将随着自营业务规模的扩大而增长。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其预付款规模处于合理水平。
第二,本年度预付款项大幅增加的原因和合理性
1、本年度业务规模的增长导致预付款余额增加。本年度采购规模为855.84亿元,较上年786.23亿元同比增长8.85%;
2、本年度为应对“双九”电商节积累的大量订单交付以及2025年一季度的订单计划,导致预付款增加较多;
3、本年度为保障上下游合作粘性及信任关系导致预付款余额增加。在宏观经济和产业链形势承压的背景下,产业上下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现金流面临一定难度,使得作为产业服务平台的公司双向承压,为维护上下游合作粘性和信任关系,公司主动选择适当增加预付、减少预收以减轻上下游企业压力,虽短期资金压力增加,但有助于长期合作粘性构建,上述形式是目前宏观经济和产业形势的综合结果,使得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存在改变;
4、本年度公司构建覆盖全国的仓网体系,包括中心仓、区域前置仓等基础设施布局,完善智慧物流配送系统建设,加强供应链服务能力,这些投入需要提前锁定优质资源,导致预付款项阶段性增加。
5、本年度12月签订采购合同金额约158亿元,预付账款期末余额为76.93亿,预付账款平均周转天数为26.07天,预付账款期末余额占12月份采购合同金额的比例约为48.62%,处于合理水平。
至于本年度坏账计提比例大幅增加的原因,系账龄变长,预期信用损失率增加所致。期末坏账准备余额前十名的供应商对应的预付款余额11,942.58万元,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为4,421.95万元,占本期坏账准备余额6,395.29万元的比例为69.14%,较上期末增加计提3,330.92万元,占本期计提坏账损失4,414.52万元的75.45%。公司通过定期追踪、积极催收对方公司交付货物等方式控制预付账款损失的风险,降低长期预付账款发生预计损失的可能。以期末预付账款坏账准备余额前十名供应商为例,截至2025年6月18日已结转至成本9,574.64万元,占比80.17%,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充分。
会计师核查认为:(1)公司披露的前十大预付账款及预付坏账准备余额主要供应商情况与核查情况一致;(2)公司的预付账款与订单交易规模相匹配,预付款增加主要源于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导致采购规模增加及公司的经营策略导致,存在合理性;(3)本年度坏账计提比例大幅增加系账龄变长,预期信用损失率增加所致。坏账计提基于预付账款预期信用损失,公司的坏账计提比例及具体计提金额具有合理性;(4)公司预付款项的决策机制及审批流程存在内控及审批流程且能够按流程执行,预付款项资金存在合理保障机制。
问题4 关于应收账款
据监管工作函,年报显示,公司本年度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4.10亿元,同比增长51.03%;本年度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0.32亿元,应收坏账准备的期末计提比例为3.25%,较上一年度的1.79%大幅提高。
上交所请国联股份:(1)补充披露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十名的单位名称、本年度交易金额、销售内容、是否为新增供应商、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2)结合产品去向,核查前十大客户是否与供应商之间存在潜在关联关系,是否存在资金循环流转的情况;(3)补充披露公司的信用政策,对照以往年度说明是否发生变化,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是否存在不同客户采取不同信用政策的情况;(4)结合本年度业务模式变化,补充披露本年度营业收入规模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坏账计提比例大幅增加的原因。请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
国联股份回复称,公司本年业务模式未发生显著变化,应收账款上升为当年市场环境与公司整体经营的综合因素导致,但公司整体应收账款规模占收入的比例水平相对较低,与同行业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至于坏账计提比例大幅增加的原因,国联股份称,公司年末应收账款坏账准备4,582.13万元较年初坏账准备1,669.92万元增加2,912.22万元,其中网上商品交易业务的坏账增加2,898.38万元,本年度坏账计提比例大幅增加的原因,系网上商品交易对应的应收账款余额上升及对应的预期损失率增加所致。
经核查,会计师认为:(1)公司披露的前十大应收账款情况与核查情况一致;(2)核查未发现前十大客户与其供应商之间存在未进行披露的其他潜在关联关系,未发现存在资金循环流转的情况;(3)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迁徙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并修改本年度信用政策,符合行业惯例,未发现不同客户存在采取不同信用政策的情况;(4)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增加系应收账款余额上升及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上升综合导致,具有合理性。
问题5 关于募投项目
据监管工作函,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投项目中尚有3个项目仍在建设中,进度仅为34.29%、50.22%和68.88%,以上项目已分别于2024年1月、12月进行延期,将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至2025年12月。前期工作函回复显示,公司各募投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能够实现预定计划。此外,本年度公司存在使用募集资金支付与募投未紧密关联的钠离子电池产线建设支出的情形。
上交所请国联股份:(1)补充披露本年度已投入资金的主要用途和成果,并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及市场环境,说明募投项目未按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具体原因,前期工作函回复内容是否准确;(2)补充公司披露与募集资金支付相关的内部控制及整改措施,并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募集资金违规使用情形。请保荐机构、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
在回复中,国联股份解释了募投项目未按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具体原因,称前期工作函回复内容准确,相关募投项目的延期,系管理层基于技术演进和实施环境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做出的审慎决策和进一步调整。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1)公司已补充披露各募投项目本年度已投入资金的主要用途和成果,公司募投项目投入缓慢主要系受到技术演进及实施环境变化所致,具备合理性,各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前期工作函回复内容准确;(2)公司已补充披露与募集资金支付相关的内部控制及整改措施;除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中已披露的情形外,公司2024年度不存在其他募集资金违规使用的情形。
经核查,会计师认为:(1)公司已补充披露上述各募投项目本年度投入资金的金额、用途,以及各募投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情况;(2)公司上述募投项目未按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相关说明与核查了解情况不存在重大不一致。前期工作函回复内容无误。(3)结合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查验,除报告披露违规使用情形外,无其他违规使用情形。
据公开资料,国联股份主营业务是B2B电子商务和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主要产品是网上商品交易业务、商业信息服务、互联网技术服务等。
最新业绩方面,4月21日晚间,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和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19亿元,同比下降19.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亿元,同比下降13.80%;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35.85亿元,同比增长5.72%;归母净利润为14.55亿元,同比增长1.86%。